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1第十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第十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第一单元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原理第二单元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第三单元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与生态修复内容提要单元测试第三节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与生态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与生态修复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二、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三、受损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的步骤一、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一、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从本质上来讲,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安全。按(IASA,1989)的定义,广义生态安全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3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4一、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安全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具备免受“失调综合症”,能够通过自然和人工调控缓解或解除系统胁迫,并能持续满足产品供给、社会服务和环境保障的状态。农业生态系统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兼具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属性,其安全性属于狭义安全的范畴。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农业环境安全、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主要决定于系统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当由生物组分、环境组分和人共同组成的系统结构与自然或社会经济规律相悖时,系统的安全性则会受到损伤,只有通过一定的人工调控,对受损结构进行修复和优化后,系统的功能才能持续发挥。二、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二、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修复的有关概念生态修复的类型农业生态系统修复途径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5(一)生态修复的有关概念(一)生态修复的有关概念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6((二二))生态修复的类型生态修复的类型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联合修复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711、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治理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生态修复的基础,广义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一般来说,生物修复主要是指微生物修复,即利用天然存在的或人为培养的专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和降解等功能,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甚至于彻底去除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其主要途径包括: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8(1)(1)吸收和富集污染物质吸收和富集污染物质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9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与富集类型包括沉淀作用、胞外络合作用和细胞壁结合作用三种方式,是微生物从体内分泌具有络合或分解转化污染物能力的有机物质,使污染物的移动性降低或极性改变,进而减小污染物危害的方法。(2)(2)分解转化有机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有机污染物质长期生活于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甚至对污染物质具有依赖性,并以各种各样的有机污染物为碳源或氮源。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而解毒。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10(3)(3)固定、钝化污染物质固定、钝化污染物质除将污染物质分解为小分子无毒物质外,微生物还可改变污染物质的移动性,即将污染物质固定下来,具体固定方法包括生物屏障法、氧化还原沉淀法、键合法。微生物消除污染物质的另一途径是钝化,是指将毒理学上具有活性的物质转化为无活性的形态。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1122.植物修复.植物修复2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13-12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和转化、降解的作用机制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或者利用特殊植物减小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并使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得以恢复的一项生态治理技术。广义的植物修复包括利用植物净化空气(如室内空气污染和城市烟雾控制等),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净化水体(如污水的湿地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