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灭菌确认分享(二)——初始污染菌测试方法的建立(上)上海峦灵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5.3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所采购初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对采购的初包装材料进行进货检验并保持相关记录。2.7.4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的控制水平并形成文件,明确中间品的存储环境要求和存放时间,按文件要求定期检测并保持相关记录。应当定期对检测记录进行汇总和趋势分析。《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2.5.2植入性无菌医疗器械的初包装材料应当适用于所用的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的包装要求,并执行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保在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所采购初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对采购的初包装材料进行进货检验并保持相关记录。2.7.4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的控制水平并形成文件,明确中间品的存储环境要求和存放时间,按文件要求定期检测并保持相关记录。应当定期对检测记录进行汇总和趋势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初始污染菌检测?•证明产品灭菌之前的微生物水平在“灭菌工艺确认时定义的初始污染菌范围内”初始污染菌不合格存在的风险?•过高的初始污染菌可能导致内毒素不合格•如果不是过度杀灭,过高的初始污染菌可能导致灭菌不完全初包装原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在初包装进货检验时测试。或者至少要求供应商提供初始污染菌测试数据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ENISO11737-1:2018Sterilizationofhealthcareproducts-Microbiologicalmethods-Part1:Determinationofapopulationofmicroorganismsonproducts●GB/T19973.1-2015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IDTISO11737-1:2006●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1106#●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适用标准—基本的标准适用标准—相关标准欧洲标准中国国标/行标ISO11135:2014GB18279.1环氧乙烷灭菌IDTISO11137-1:2007ISO11137-1:2015ISO11137-2:2013GB18280.2-2015辐射灭菌剂量IDTISO11137-1:2006GB18279.2GB18279.1指南IDTISO11137-2:2008GB18280.1-2015辐射灭菌IDTISO11137-1:2006ISO11137-3:2017GB18280.3-2015辐射剂量测量IDTISO11137-3:2006考虑因素—合理选择监测频率历史数据的可用性生成数据的目的制造过程的性质产品的生产频率生物负载检测的紧迫性季节和环境的变化初始污染菌的监测频率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初始污染菌监测频率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可以定期(或者每月)或者按生产量(如每隔多少批次)频率进行取样●生物负载的测定频率宜能对例如因季节变更、生产变化或材料改变引起的生物负载中的变化进行检测●辐照灭菌的初始污染菌—当产品的平均生物负载大于或等于1.5时,生物负载确定的最大时间间隔为3个月初始污染菌的接收标准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GMP附录:企业可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的控制水平并形成文件。ISO11137.1:2018新标解读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引入了“Bioburdenspikes”的术语,作为生物负载正常和一致性的部分,并提供了数据的举例;生物负载峰值(bioburdenspike):单个生物负载的值远远大于一组中的其他生物负载值调查制造过程、微生物测试、样品的处理流程生物负载峰值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该值不是生物负载分布正常和一致的部分•该值是生物负载分布正常和一致的部分否•调查制造过程、微生物测试、样品的处理流程是•历史数据表明一个较大的值会定期出现且微生物种类相同,这些尖峰应该在灭菌过程的处理程度上得到考虑ISO11137.1:2018新标解读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包装一般不进行微生物测试除非包装作为产品整体的一部分一般情况:—进行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时,产品应处于正常的包装中—可将产品从包装系统中取出并进行生物负载测试特殊情况:—组成部分预期是无菌—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特定的评估目的ISO11137.1:2018新标解读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提供了更多关于MPN技术的信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