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胆囊息肉样病变【 病史采集】 1 .多为 B 超检查而发现。 2 .可伴上腹不适或慢性胆囊炎症状。 3 .无症状。【 体格检查】 1 .右上腹可有深压痛。 2 .无体征。【 辅助检查】 1 .B 超检查见胆囊内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光团,不伴声影。 2 .较大病灶可作CT、MRI 检查。【 诊断 】 1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无症状,体格检查也无任何异常,常在B 超检查时无意发现。 2 .如息肉在胆囊颈部或脱落下来堵塞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或合并结石时所出现的症状与胆囊炎相同。【 鉴别诊断】本前很难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下列特征者其恶性可能性较大: 1 .有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胀痛或进食后有上腹胞胀等。 2 .直径大于10mm的单个粗蒂或宽基息肉。 3 .位于胆囊颈部,B 超表现为中低回声为主者。 4 .合并有胆囊结石者。【 治疗原则】 1 .胆囊息肉样病变很少自行消失,具有良性可能性特征的息肉只需定期B 超随访,不用治疗。 2 .具有上述恶性可能性特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年龄大于50 岁或经随访生长较快者,应行胆囊切除术。 3 .介于良、恶性特征之间者也以尽早手术为宜。【 疗效标准】 1 .治愈:手术切除胆囊、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 .好转:非手术治疗、症状减轻。 3 .未愈:未治疗者。【 出院标准】达到治愈标准者可出院。胆囊炎、胆囊结石【 病史采集】 1 .腹痛的位置、性质及诱因,疼痛有无向其它部位放射。 2 .有无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3 .过去有无类似发作史。【 体格检查】 1 .全身检查。 2 .腹部压痛部位及程度,有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能否触及肿大的胆囊、有无弥漫性腹膜炎征象。【 辅助检查】 1 .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 2 .肝、胆 B超,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 .必要时可作胆囊收缩功能测定及核素扫描。【 诊断 】 1 .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或绞痛伴恶心、呕吐,常在劳累或吃油腻饮食后发作。发作时可伴发热,发作间期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打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2 .急性发作时多有上腹压痛或局限性腹膜炎体症、Murphg 征阳性,约20%~25%病人出现黄疸,发作间期一般无阳性体症。 3 .B 超显示胆囊肿大或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 4 .急性发作期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胆红素或转氨酶轻度升高。【 鉴别诊断】 1 .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