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理第一节祛痰药第二节镇咳药第三节平喘药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困难—痰、咳、喘祛痰药、镇咳药、平喘药物理化学刺激、过敏、微生物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第一节祛痰药能使痰液变稀易于排出的药物称祛痰药(expectorants)。祛痰药还有间接的镇咳作用,因为炎性的刺激使气管分泌增多,或因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减弱,痰液不能及时排出,粘附气管内并刺激粘膜下感受器引起咳嗽,痰液排出后,减少了刺激,便起止咳作用。[作用与应用]①口服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另外,吸收后有小部分从呼吸道排出,带出的水分也可稀释痰液。用于急性呼吸道炎症初期,粘痰不易咳出之时。②酸化体液和尿液,促进结石、有机碱的排出,提高四环素、青霉素G等药效。③轻微影响Cl-重吸收,有利尿作用。氯化铵(AmmoniumChloride)[作用与应用]①口服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另外,吸收后有小部分I-从呼吸道排出,也能刺激腺体分泌。本品刺激性强,不适于急性,仅用于亚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②用于放线菌病的局部注入,I-起消炎作用。③是碘的助溶剂和稳定剂,是配制碘酊、复方碘溶液的原料。碘化钾(PotassiumIodide)[作用与应用]性质不稳定。能使粘蛋白断裂,从而降低痰的粘滞性,易于咳出。兽医上多用作呼吸道和眼的粘液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第二节镇咳药镇咳药可作用于中枢,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也可作用于外周,抑制咳嗽反射中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的末梢。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轻度咳嗽有利于痰液和异物的排出,清洁呼吸道,咳嗽自然缓解,无须应用镇咳药(antitussives)。但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则会给患畜带来痛苦和不利影响,甚至产生并发症。此时则应该使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对于有痰的咳嗽,应与祛痰药同时使用。可待因(codeine)[作用与应用]又名甲基吗啡,有硫酸盐和磷酸盐,常用后者。与吗啡相似,有镇咳、镇痛作用,对咳嗽中枢的作用为吗啡的1/4,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7~1/10。镇咳剂量不抑制呼吸。临床主要用于中小动物剧烈的刺激性干咳,不适用于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的患畜,因为止咳可导致分泌物在肺和呼吸道中积聚,可能带来危险的后果,引起并发感染或窒息死亡。本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呼吸中枢抑制和便秘作用,还有成瘾性,慎用。[作用与应用]又名咳必清,为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强度为可待因的1/3,并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呼吸道感受器。临床上常与氯化铵合用,治疗伴有剧烈干咳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第三节平喘药1、概念:缓解或消除呼吸系统疾患所引起的气喘症状的药物。2、气喘发生的原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黏膜水肿、小气管阻塞等─引起哮喘。3、呼吸系统生理和病理调控机制:(1)支气管平滑肌上存在M3、H1、H2、ɑ和ß2受体。(2)细胞内cAMP/cGMP比值决定是否气喘。比值下降,哮喘;升高,平喘。(3)调控机制:炎性物质、钙离子及ɑ受体兴奋,cAMP减少;M3和H1受体兴奋,cGMP增加,则平滑肌发生收缩,哮喘;H2和ß2受体兴奋,cAMP增加,导致平滑肌松弛;平喘。4、平喘药种类:(1)抗炎药:糖皮质激素。(2)支气管扩张药:ISO、氨茶碱、麻黄碱、克仑特罗等。(3)抗胆碱药:阿托品、异丙阿托品。(4)抗过敏药:异丙嗪、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氨茶碱(Aminophylline)[理化性质]为嘌呤类衍生物,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100mg复盐(水化物)约含茶碱79mg,溶于水,pKa为5。[药理作用]1、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茶碱对气道平滑肌有较强的直接松弛作用,这个作用的机理有多个环节,包括:①抑制磷酸二酯酶,使气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升高;②刺激内源性肾上腺素的释放;③抗炎作用,茶碱能抑制组胺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并抑制中性白细胞进入气道;④对支气管和肺脉管系统的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2、兴奋呼吸作用:茶碱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呼吸中枢对CO2的剌激阈值下降,呼吸深度增加。3、强心作用:还能诱导利尿,但作用较弱。[临床应用]主要用作支气管扩张药。常用于带有心功能不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