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新 认 识 维 生 素 ( 6) --Vb12抗贫血 ---臻之膳健康食品 4000-520-017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维生素B12 【 英文名称】:Vitamin B12 【 别名】 钴胺素,氰钴胺,动物蛋白因子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 分子式】 : C63H88CoN14O14P 【 外文名】 Vitamin B12,Anacobin,Berubigen,Cobalin,Cyanocobalamin,Dobetin,Vibicon 【 EINECS】:200-680-0 【分子量】:1355.37 概述 维生素B12 又称钴胺素或氰钴素。是一种由含钴的卟啉类化合物组成的B 族维生素。最初发现服用全肝可控制恶性贫血症状,经20 年研究,到1948 年才从肝脏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控制恶性贫血效果的红色晶体物质,定名为维生素B12。 1963 年确定其结构式。1973 年完成人工合成。 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 都是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制造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惟一的一种维生素。有的人由于肠胃异常,缺乏这种内源因子,即使膳食中来源充足也会患恶性贫血。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上没有维生素B12。它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大约需要三小时(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只需要几秒钟)才能被吸收。维生素B12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 维生素B12 是 B 族维生素中迄今为止发现最晚的一种。维生素B12 是一种含有3 价钴的多环系化合物,4 个还原的吡咯环连在一起变成为1 个咕啉大环(与卟啉相似),是维生素B12 分子的核心。所以含这种环的化合物都被成为类咕啉。维生素B12 为浅红色的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和乙醇,在 pH 值 4.5~ 5.0 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强酸(pH<2)或碱性溶液中分解,遇热可有一定程度破坏,但短时间的高温消毒损失小,遇强光或紫外线易被破坏。普通烹调过程损失量约30%。 作用 已知B12 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如催化Glu 转变为甲基Asp 的甲基天冬氨酸变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 转变为琥珀酰CoA 的的甲基丙二酰CoA 变位酶。B12 辅酶也参与甲基及其他一碳单位的转移反应。 B12 主要存在于肉类中,植物中的大豆以及一些草药也含有B12,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但B12 是消化道疾病者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也是红血球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严重缺乏,将导致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 广泛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而且其形态无法被人体吸收。此外,维生素B12 也是唯一含必须矿物质的维生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