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省政协安排,我委牵头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及游仙区政协、安县政协、江油市政协,由绵阳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副主席陈友学带队,配合省政协调研组,于 6 月 2 3 日至 2 5日对绵阳市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园区建设进行了联合调研。省、市政协调研组深入基层、园区、企业,采取“一看”(现场考察)、“二听”(听取汇报)、“三建议”(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绵阳高新区、安县辽安工业园、江油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一、 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一)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目前,我市有产业园区1 3 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 个(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绵阳出口加工区),省级园区4 个(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创园区、江油工业园区、三台工业园区),市县级8 个(农科区、游仙经济试验区、安县工业园区、梓潼经济开发区、盐亭工业集中发展区、北川经济开发区、涪城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平武南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产业园区6 个(高新区、经开区、江油工业园区、安县工业园区、北川经济开发区、平武南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列为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 3 个(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油工业园区);列为省重点推进建设产业园区1 个(游仙经济试验区)。截止 2 0 1 0 年 5 月 3 1 日,全市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2 6 1 .2 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 8 9 .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 4 1 .3 平方公里。灾后恢复重建扩区面积 1 4 0 .2 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 7 8 8 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 0 2 户。2 0 0 9 年,全市产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7 8 1 .2 3 亿元,同比增长 2 5 .2 3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 9 8 .7 1 亿元,同比增长 2 2 .5 %;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 6 6 %,“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显现。 (二)对口援建产业合作园区成一大特色 按照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理念,山东、辽宁、河南、河北四个援建省与北川、安县、江油、平武四个重灾县市共同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稳步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 2 0 1 0 年 5 月底,四个对口援建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1 3 .3 8 平方公里,援建方提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位 7 亿元,四省入园企业已达 3 7 户,项目总投资近 5 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