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军事教研室王建中 2016/1/18子兵法》简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武的简历。2、初步了解《子兵法》的容,并对一些至理名言有所感悟。3、了解《子兵法》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导语:《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历史和现实是由文化联接的。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本书可能会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一本优秀的书,一本堪称举世公认的存世最早、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著作,则可能彰显一个民族的智慧。(一)《子兵法》作者介绍【作者之谜】《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但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近代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武所著,一种认为是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隐士编写的,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操编撰的。直到 1972 年 4 月间,在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子兵法》和《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武。目前认为《子兵法》由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兵圣武】《子兵法》的作者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今省惠民县),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大约与孔子(公元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同时而略晚。其祖父田书,因在齐景公时“伐莒有功”,景公非常高兴,不仅把乐安作为食邑封赐田书,而且“赐姓”作为一种最高的礼遇。因此,田书又被称为书。书的儿子凭,做了齐国的卿(宰相)。凭就是武的父亲。由于贵族家庭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从小受到军事方面的培养。齐景公十三年夏,齐国新旧势力之间发生了“四姓之乱”。(田、鲍、栾、高四大家族争权夺利,互相迫害)。为避乱,大约 18 岁的武离开齐国故土,来到南方新兴的吴国,隐居在今天的西郊穹窿山,茅蓬坞,现在建一个专门的公园武苑。一边潜心研究兵法,一边关注着时局的变化,以等待时机。在这里与伍子胥结为知交。公元前 512 年,吴王阖闾决心同楚国开战,但苦于军中乏将,迟迟不敢起兵。经伍子胥一连七次向吴王推荐武,称赞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召见了武。武以兵法十三篇为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