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空肠吻合伴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护理查房陈莉解剖位置胃空肠结肠胰腺胰腺的功能作用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内分泌腺胰腺的功能作用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胰腺的功能作用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胰岛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A、B细胞的分泌;PP细胞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胰瘘胰瘘是急、慢性胰腺炎,腹部外科手术后特别是胰腺手术和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各种原因致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7天以上即为胰瘘。胰腺术后≥3D起从手术放置的引流管(或以后放置的引流管或经皮穿刺引流)中引出淀粉酶>正常血清淀粉酶水平3倍的液体且引流量可计,即可认为合并胰瘘。胰瘘分类•胰内瘘和胰外瘘•高流量胰瘘和低流量胰瘘•单纯型胰瘘和混合型胰瘘•简单胰瘘和复杂胰瘘临床上的胰瘘一般指的是胰外瘘胰外瘘胰外瘘的常见疾病依次为急性胰腺炎(45%)、壶腹部周围癌(29%)、慢性胰腺炎(13%)和创伤性胰腺炎(13%)。引起胰外瘘的手术依次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坏死性胰腺炎清创术、脾切除术、胰腺远端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胰瘘的检查胰淀粉酶一般连续监测引流液中淀粉酶的浓度至少要超过血清浓度的3-4倍或引流液淀粉酶>3000U/L才能诊断为胰瘘。胰瘘的临床表现在累及胰腺的外科操作后,从引流管或皮肤窦道内流出大量液体,可为“泉水”般清亮,也可以是从淡绿色到暗红色浑浊的液体,每天引流量大于50ML,引流时间>2周。非手术治疗对于术后胰瘘的处理多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研究表明对大多数胰瘘经非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大部分胰瘘经非手术治疗后可自行关闭。充分引流:1皮肤的保护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抗生素的使用特殊治疗:主要方法有窦道的人工封堵、胰腺的休息和分泌功能的抑制等。简要病史患者刘某某女51岁2018年3月7日入院本次入院诊断胃间质瘤复发腹痛既往史4年前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治疗经过•2018年3月8日完善检查后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物切除+左半结肠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心肺功能较差术后返ICU。•2018年3月15日病情较平稳转回我科。•留置管路: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3根、PICC。•术后主要事项:禁食水、心电监护、静脉营养支持、监测血常规生化电解质,观察腹腔引流管性质及量、定期伤口换药。•该病人为何会胰瘘?•术中探查肿物侵犯到哪?•如何切除?•切除部位?胃空肠吻合术重点病情观察多数胰瘘会自行闭合,但需要很长的时间。•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液丢失很多,故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腹部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引流管护理充分引流是预防和控制漏液性腹膜炎最有效方法,有利于瘘口愈合。加强患者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好引流管的位置,密切观察引流液,准确记录。使用持续性负压引流充分吸引,每日进行引流液的检验予以对比淀粉酶的含量。根据临床症状将引流液进行化验确定胰淀粉酶是否有升高的迹象。术后引流管淀粉酶数据日期引流管1引流管2引流管3淀粉酶16/314524464920/35125014021/355021528922/3170111924/3010拔305腹痛护理胰瘘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腹痛,从上腹部扩散到下腹部,恢复缓慢,上腹部疼痛仍存在,同时伴有腹膜刺激、体温升高、呕吐、恶心等症状。•胰液主要集中在左膈下,会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同时向左肩背部放射痛。•密切监测患者腹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生命体征监测胰瘘患者的生命体征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体温也有一定的升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异常变化,注意有无感染、休克、低蛋白血症、酸中毒等发生,要特别注意体温的变化,记录患者体温变化的趋势。营养支持护理•胰瘘患者的分解代谢非常旺盛,身体状况非常差,消耗和体液丢失不断增多,要注意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