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的配方和工艺洗发水的配方结构•洗发水的配方结构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表面活性剂部分•调理剂部分•增稠剂部分•功能性助剂•香精防腐剂色素•洗发水其实就是以上几个部分的物理混合物表面活性剂部分•表面活性剂部分包括两部分:主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主表面活性剂,如AES、AESA、K12、K12A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发泡、清洁头发,主表活在配方中用量较多,一般在10~25%左右;•辅助表面活性剂,如CAB、SHD、APG、咪唑啉、氨基酸等,主要作用是辅助发泡、增稠、稳泡、降低主表活的刺激。辅助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中用量较少,一般不会超过10%;调理剂部分•洗发水的调理剂部分包括各种阳离子成分、油脂类等•阳离子成分有P-7、P-10、TC-90、阳离子瓜尔胶、委铵化蛋白等,阳离子的作用是吸附在头发上改善头发的梳理性;•油脂类包括高级醇、羊毛脂、乳化硅油等,作用和阳离子形似,但更侧重于改善湿发时的梳理性,而阳离子一般更侧重于改善头发干后的调理性。•阳离子和油脂在头发上存在竞争吸附作用。增稠剂部分•洗发水的增稠剂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电解质类,如NaCL、NH4CL及其他盐类,它的增稠原理:添加电解质后,表活的胶束溶胀,运动阻力增大,表现为粘度的增加,达到最高点后,表活盐析,体系粘度下降,此类增稠体系的粘度受温度影响大,且容易出现果冻现象;•纤维素类:如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属于纤维素聚合物类,此类增稠体系受温度影响不大,但当体系PH低于5时聚合物会水解,粘度下降,因此不适用于低PH体系;增稠剂部分(续)•高分子聚合物类:包括各种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如卡波1342、SF-1、U20等,以及各种高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这些成分在水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将表活胶束包裹在里面,从而使体系出现高粘度。•其他常用增稠剂:6501、CMEA、638、DOE-120等,这些增稠剂应用的都非常普遍。•增稠剂通常不是单独只用一种就够了,而是同时将多种增稠剂配合使用来达到一个理想的粘度状态,来弥补增稠剂自身的不足。功能性助剂部分•功能性助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类:•珠光剂:乙二醇(二)硬脂酸酯、珠光浆•发泡剂:二甲苯磺酸钠(铵)•稳泡剂:聚氧化乙烯、6501、CMEA•保湿剂:各种蛋白、D-泛醇、E-20(糖苷类)•去屑剂:甘宝素、ZPT、OCT、DP-300•螯合剂: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和剂: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珠光剂•珠光剂的作用是给洗发水带来丝绸般的外观•单酯的珠光是类似于条形的丝状珠光•双酯的珠光是类似于雪花的强烈珠光•洗发水中以用双酯为主,单酯一般用于洗手液•珠光浆是已经预先配制好的珠光产品,通常用双酯、表面活性剂和CMEA等配制,作用方便,但有可能会影响洗发水的稳定性,而且洗发水会有种半透明的感觉(一般只有洗手液中会使用珠光浆)发泡和稳泡剂•发泡剂:二甲苯磺酸钠(铵)•二甲苯磺酸钠用于钠盐体系的洗发水,二甲苯磺酸铵用于铵盐体系的洗发水,它的作用是加快表面活性剂的气泡速度,提高清洁效果。•稳泡剂:聚氧化乙烯、6501、CMEA•聚氧化乙烯能够在表面活性剂的泡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高分子,这样可以使泡沫稳定不易消失,而6501、CMEA主要是增强泡泡的强度,使之不易破碎。稳泡剂的作用在于延长泡沫时间,增强洗涤效果。保湿剂•保湿剂:包括各种蛋白类、D-泛醇、E-20(糖苷类),以及淀粉、糖类等等•能够用于皮肤的保湿剂同样也可以用于头发;•保湿剂能够保持头发的梳理性,修补头发毛鳞片,保持头发的水分不散失。•蛋白类、淀粉类、糖苷类侧重于修补营养作用•D-泛醇、糖类侧重于保湿作用,维持头发水分•用的最普遍的保湿剂是各种植物来源的蛋白以及D-泛醇等。去屑止痒剂•头发由于新陈代谢和病理原因会产生头屑和头痒现象,需要使用有去屑止痒功能的洗发水;•近几年常用的去屑剂有甘宝素、ZPT、OCT•甘宝素:效果一般,但使用方便,通常和DP-300配合使用;•ZPT:效果较好,但操作麻烦,影响产品的珠光效果和稳定性,不能和EDTA-2Na等螯合剂同时使用,因为ZPT本身也属于络合物,一般加万分之一的硫酸锌防止ZPT水解;•OCT:效果最好,价格高,产品易变成黄色。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