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现状分析与建议摘要:通过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了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给工程安全维护管理与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建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与对策中 图 分 类 号 : s277.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t2024-08(02)98151 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普遍偏小,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量大、分散、工程规模小,服务对象大部分为一般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给工程维护管理和经营带来了困难。就全国来说,不同的工程类型、规模,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决定了工程的管理模式。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多年来,各地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1.1 工程单位性质界定不明晰,运行经费没保障农村饮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农村居民、乡镇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需要,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和生产。一方面,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或公共性);另一方面,农村居民饮水作为家庭行为的一部分,又具有自利性和排他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饮水工程可以界定为准公益性工程。然而,目前国家对于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一直缺乏明确的定性。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定性不清,导致工程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缺乏稳定经费来源。目前大部分农村饮水工程由于水价标准低、收取困难,所收水费只能维持工程的基本运行,无法提取折旧费和修理费。由于没有稳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当工程、设备需要维修甚至大修时,无资金保障,从而造成工程带病运行或报废,不仅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工程供水条件的改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1.2 部分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我国 20 世纪修建的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是根据民办公助的原则,由政府出资、农民投资投劳修建起来的。建成的工程设施归当时的公社或生产队以及集体所有,由受益村集体组织负责管理。80 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