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0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 2010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在颁奖状中称,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碳基(有机)化学是生命的基础,它是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的原因:花朵的颜色、蛇的毒性、诸如青霉素这样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这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药物和诸如塑料这样的革命性材料。 为了创造这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化学家需要能够将碳原子联接在一起。不过,碳是稳定的,碳原子之间并不能够轻易发生反应。因此,科学家们将碳原子联系在一起的首批方法就是基于使碳更为活跃的技术。这样的方法在创造简单的分子时起到了效果,但是在对更为复杂的分子进行合成时,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试管里发现了太多并不需要的副产品。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解决了这一问题,向化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和更为有效的工作工具。在海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中,碳原子遇到了钯原子,它们之间的接近性启动了化学反应。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被用于全球各地的研究工作,也被用于制药等商业生产、制造供电子行业使用的分子。 79 岁的理查德-海克是美国公民,他1931 年出生在美国的麻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他1954 年从洛杉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德拉华大学荣誉教授。 75 岁的根岸英一是日本公民,他1935 年出生在中国长春,1963 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得博士学位,是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杰出教授。80 岁的铃木彰是日本公民,他1930年出生在鹉川町,1959 年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200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 7日宣布,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 、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获得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3人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约纳特是自 1964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