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生产进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干净、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 20 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一、“生产进展”是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的前提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进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进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育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有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进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进展”的要求之中。进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二、“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保证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阔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阔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 20∶1,占全国总人口近5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 3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乡风文明”是提高农民整体素养的必定-2-下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