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病例肝癌是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蕴 结于肝,渐成症积,肝失疏泄为根本病机,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 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肝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流行病 学资料,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 于胃癌、肺癌.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31—50 岁最多,男女 之比约为 8:1.早期切除的远期疗效较好,但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 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时机多已错过,所能采用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 限制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上,而放化疗对本病治疗的毒副反响大,适 应证那么减少,疗效也差.目前采用中医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之一.所以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当今有重要意义.肝癌一病,早在?内经?就有类似记载;历代有肥气、痞气、积气之 称.如?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载:“肝之积名曰肥气,在 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 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诸病源候 论•积聚病诸候•积聚候?:“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诊得脾积,脉 浮大而长,饥那么减,饱那么见肠,起与谷争,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 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能卧,是主肌肉损,……, 色黄也.〞宋代?圣济总录?云:“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 不移者,……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 不消.〞其所描述的病症与肝癌近似,对肝癌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进 展迅速、晚期的恶病质、预后较差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在治疗 上强调既要掌握辨证用药原那么,又须辨病选药,灵活掌握.肝癌的西医学巨体分型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和小癌型,以块 状型多见;组织学分型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绝大多数 为肝细胞型.原发性肝癌、肝脏其他肿瘤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病因病机】脏腑气血虚亏,加之七情内伤,情志抑郁;脾虚湿聚,痰湿凝结;六 淫邪毒入侵,邪凝毒结等可使气、血、湿、热、瘀、毒互结而成肝癌.1 .情志久郁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故一身之气机畅达与否主要关系 于肝.假设情志久郁,疏泄不及,气机不利,气滞血瘀,是肝癌形成的 主要因素之一.2 .脾虚湿聚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气血化源告竭,后天不充,致使 脏腑气血虚亏.脾虚那么饮食不能化生精微而变为痰浊,痰阻气滞,气 滞血瘀,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