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 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1分)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1分)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3、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1分)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B、文字的产生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4、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分) A、康德 B、贝克莱 C、费尔巴哈 D、笛卡儿 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1分)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6、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1分) A、人体 B、天体 C、政治制度 D、原材料 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1分) A、普遍矛盾 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8、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1分)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C、形式上是否新奇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1分)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1分)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11、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1分) 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1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1分)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13、人民群众的主体( )。(1分) A、是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14、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1分)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