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天”工程白皮书(2013—2015) 目录 前言 一、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二、 “蓝天”工程工作思路和目标 三、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五、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 六、全面遏制扬尘污染 七、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八、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九、加快生态工程建设 十、提升大气环境管理水平 十一、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十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 结束语 2 前 言 环境空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建设环境优美城市,呼吸洁净空气,是省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参与。为此,郑州市政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全市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编制了《“蓝天”工程白皮书(2013-2015)》,现予以发布。 一、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近年来,我市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从2005 年至2012年,GDP 总量由1661 亿元提高至5547 亿元,建成区面积由262平方公里扩大至373 平方公里,煤炭消费总量由2112 万吨增加至 3500 万吨,机动车保有量由98.5 万辆增长至210.5 万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长,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总量、能源消耗、人口数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生态资源、环境容量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仍将加剧,并将长期存在。 今年年初,我市出现了持续雾霾天气,主要污染物为PM2.5。根据研究分析,形成灰霾天气的三大主要污染源分别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和扬尘,加之我市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及沙尘、静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大气环境形势日趋严峻。 我市能源结构仍以煤炭消费占主导地位,原煤消耗达3500 3 万吨/年,占能源消费比重73%,其中燃煤电厂消耗约2000 万吨/年,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明显。 我市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10 万辆,其中市区达106.9 万辆。全市黄标车达23.8 万辆,其中市区10 万辆。占机动车总数11.3%的黄标车,其污染物排放量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70%左右。 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又一主要来源,除自然扬尘外,主要包括建筑工地扬尘、道路交通扬尘和堆场扬尘等,目前,全市共有大小建筑工地2000 余处,其中大型工地700 余处,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近年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推进污染减排为主线,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通过采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改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