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同步习题附答案VIP免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同步习题附答案_第1页
1/1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同步习题附答案_第2页
2/1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同步习题附答案_第3页
3/1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伯牙鼓琴》同步习题 一、基础题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钟.子期 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破琴绝弦. 2.解释加点的字。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巍巍乎若.太山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二、综合题 4.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5. .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三、提高题 (一)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1.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 _______________,“其织” 的“其”是指 ________________。 (二)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李惠拷皮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 重担 ,息 于树 阴。二人将 行 ,争 一羊 皮,各 言 藉 背 之物 。惠遣 争 者出 ,顾 州纲 纪 曰:“以此羊 皮拷知主乎?”群 下以为戏 言 ,咸 无 应 者。惠令 人置 羊 皮席 上 ,以杖 击 之,见 少盐屑 ,曰:“得其实 矣。”使 争 者视 之,负薪者乃服 而就 罪 。 1.解 释 加 点 的字 。 ① 同释.重担 ( ) ② 于何逃.声 ( ) ③ 卒.逢暴雨 ( ) ④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 2.翻译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3.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请解释。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zhōng shāng xián...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同步习题附答案

小辰5+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资料和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