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1 页 共 6 页安全管理文书有毒有害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2 页 共 6 页有毒有害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和范围为确保从业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有效控制生产作业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侵害,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性有害因素(粉尘、毒物、高温、低温、噪声、放射线等)的控制。2 引用标准文件无3 职责3.1 安管部3.1.1 检查有毒有害场所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权停止对人员健康构成一定危害危害的作业。3.2 其他部门3.2.1 负责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及作业人员的管控。4 定义4.1 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可能产生危害作用的,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4.2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4.3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4.4 高温作业:在高气温或高气温合并高气湿或在强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4.5 噪声:物体呈无规律地、无周期性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称为噪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3 页 共 6 页声。5 管理程序5.1 生产性粉尘预防措施5.1.1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降低粉尘扩散,改善劳动条件。5.1.2 当密闭舱室进行有粉尘产生的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以稀释舱室内空气中粉尘的浓度。5.1.3 为保证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应给施工人员配备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等各种保护器具。5.2 中毒预防措施5.2.1 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毒物质,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5.2.2 生产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时, 应从工艺和设备方面采取措施,对于在舱室内施工的应有通风排毒措施,降低空气中含毒物的浓度,施工人员应有个体防护用具并正确使用,尽可能减少毒物进入人体。5.2.3 严格遵守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消除和减少误操作。5.4 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根据生产性质、特点,其工艺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要求,还应有可靠的安全生产措施。5.2.4 定期监测生产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以便观察毒物污染造成危害的程度,及时改善环境,使毒物浓度控制在对人无害的水平以内。5.3 高温作业预防措施5.3.1 舱室内施工应采取机械通风降温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