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作业太原市小返乡联校胡如燕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 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以改革促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 《纲要》 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类发展观念发生转变,过去是单向的、只强调经济发展,现在有学者归纳出社会发展观等于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就包括包括四个方面。文化教育的发展就是其一。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答:根据《规划纲要》有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精神,第一,语文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这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理念是一致的。 其次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 这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获得成长。还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要求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语文潜能,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爱好选择,鼓励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个性化发展。更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要求努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积极促进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机衔接及其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第二,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具体表现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优势潜能。推进语文分层教学改革并建立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第三,要改革语文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根据中小学语文教育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各级政府、 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语文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