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自动化元器件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就是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参数为控制目的,实现各种过程控制,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尽量减少人力的操作,而能充分利用动物以外的能源与各种资讯来进行生产工作,即称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而使工业能进行自动生产之过程称为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工业自动化发展历史第一阶段40年代--60年代初需求动力:市场竞争,资源利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适应批量生产需要。主要特点:此阶段主要为单机自动化阶段,主要特点是:各种单机自动化加工设备出现,并不断扩大应用和向工业自动化纵深方向发展。典型成果和产品:硬件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第二阶段60年代中--70年代初期需求动力: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产品更新快,产品质量高,并适应大中批量生产需要和减轻劳动强度。主要特点:此阶段主要以自动生产线为标志,其主要特点是: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各种组合机床、组合生产线出现,同时软件数控系统出现并用于机床,CAD、CAM等软件开始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制造中,此阶段硬件加工设备适合于大中批量的生产和加工。典型成果和产品:用于钻、镗、铣等加工的自动生产线。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至今需求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普遍性问题愈发严重,要求自动化技术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使其各相关技术高度综合,发挥整体最佳效能。主要特点:自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首次提出CIM概念至今,自动化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CIM已作为一种哲理、一种方法逐步为人们所接受;CIM也是一种实现集成的相应技术,把分散独立的单元自动化技术集成为一个优化的整体。所谓哲理,就是企业应根据需求来分析并克服现存的“瓶颈”,从而实现不断提高实力、竞争力的思想策略;而作为实现集成的相应技术,一般认为是:数据获取、分配、共享;网络和通信;车间层设备控制器;计算机硬、软件的规范、标准等。同时,并行工程作为一种经营哲理和工作模式自8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和活跃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并将进一步促进单元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典型成果和产品:CIMS工厂,柔性制造系统(FMS)。我国的自动化发展•中国快速成长的“全球制造工厂”重要角色身份与相对发展落后的工业自动化产业,使得国内自动化市场成为了全球化竞争的市场。随之而来的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成为了自动化产品与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市场。从宏观层面看,行业“总量”持续大幅增长,并带动“增量”的同步增长。根据Miconex一中国最大的测量仪器仪表及自动展览会统计,2000年国内自动化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容量为22.5亿美元,约187亿元人民币。而到2010年,据统计,中国的自动化产品市场规模已达700亿元人民币。IMS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机器视觉、人机界面、伺服和步进驱动、中低压马达驱动器和工业计算机在内的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在2013年将会达到131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在12%左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式发展的中国现代工业自动化,真正快速发展的时间只有十多年间,但是面对存量庞大的中国自动化市场,让我们再次来盘点一下十多年来中国自动化工业市场的发展与活跃在这个市场中的国内外企业!自动控制原理原始的控制方法自动控制原理反馈控制传感器(测量温度)执行机构(调节燃料)控制器设定值(控制目标)自动化元器件指在自动化系统中完成某种功能的最小单元。它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中最基本的部分。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设备是由具有各种功能的元件组成的。在元件与仪表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习惯上把结构紧凑、功能单一的自动化技术工具称为自动化元件。自动化元器件分类1.获取信息的元件(传感器)2.转换信息的元件(转换器)3.处理信息的元件(控制器)4.执行信息的元件(执行器)5.辅助元器件自动化元器件选用原则1.性能合理,精度、灵敏度和实时性满足自动化系统要求。2.经济合理,价格性能比较高。3.选择可靠性和适应性较高的元器件,防止走弯路。4.选择熟悉和有把握的元器件,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5.选择元器件时,保留一定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