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大数据元年 《 人民日报 》( 2 0 1 3 年 1 2 月 2 5 日 1 0 版) 这一年,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数据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电商投放广告、物流调度运力、证监会抓老鼠仓、金融机构卖基金、民航节约成本、农民破解猪周期、制片人拍电影……看似毫不相关的事儿,背后都有大数据在发力。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从政府到企业,从群体到个人,数据的积累与日俱增。4G 牌照的发放,又让移动数据通道由“乡村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可以预见,大数据席卷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临近岁末,让我们回顾一下业内人士所称道的“大数据元年”,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变化,拥抱已来的未来。 “搅局”金融创新 当传统银行业还在“躺着赚钱”、坐收高利润的时候,门口突然来了一位“搅局者”— — 互联网金融。今年,余额宝诞生,微信5.0 支付功能推出,百度百发理财上线……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2013 年刮起一股旋风,截至目前,规模超1000亿,用户近3000 万。相比普通的货币基金,余额宝鲜明的特色在哪儿?当属大数据。以基金的申购、赎回预测为例,基于淘宝和支付宝的数据平台,可以及时把握申购、赎回变动信息。另外,利用历史数据的积累可把握客户的行为规律。 阿里小贷更是得益于大数据。它依托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平台数据,不仅有助于识别和分散风险,提供更有针对性、多样化的服务,而且批量化、流水化的作业使得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传统金融业也在积极拥抱大数据。工商银行正在建设基于线下POS机的网络信息数据平台等。平安集团联手百度,共同研究消费者网上的行为习惯,进行产品创新。 揪出老鼠仓 早在2000 年,一篇《基金黑幕》,首次刺破基金的光鲜神话。黑幕的揭开源于数据分析, 即 1999 年 8 月 9 日至2000 年 4 月 28 日期间,国内22 只基金在上海证券市场的大宗股票交易记录。当时,这项工作仅由一名上交所的研究员完成。 到了2013 年,“大数据”监管进入公众视野。今年9 月,证监会通报马乐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一案,涉及3 个账户,交易股票76 只,累计成交10.5 亿余元,而深交所在监控时发现有异常账户重仓的小盘股和马乐操作的账户高度重合。 “深交所有200 多个异动指标,将投入力量把原形系统项目和股价异动联系起来,构建市场监控综合数据模型,全面提升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证券欺诈文本信息的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