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前三次《教育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第一次《教育学》作业答案 一、1、答: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综合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方式存在。 2、答: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3、答: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4、答:"课程”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首先涉及到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组织。其次,课程也涉及到对预定的教育标准或目标、预期的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定。再次,课程还涉及到对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总体构思和初步设计。据此,可以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 5、答: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1 、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答(1 )、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 ( 2 )、 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 3 )、 教和学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和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种活动既是双边活动又是双向活动,还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两种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4 )、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多种要素,各要素是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2 、简述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 答: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主要包括:( 1 )、精深的专业知识;( 2 )、广博的文化修养;( 3 )、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4 )、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简述潜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