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耕作学作业题(一) 一、解释名词 1、耕作学: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学科。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结构及其在空间(地域或地块)对时间(季节、年代)上的安排。 3、单作:在一块地上一年或一季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清种,华北称为平作。 4、间作:在同一块地上成行或带状(若干行)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通常为两种)生育季节相近(亦有不相近者)的作物。 二、简述题 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答:农业生产,是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环境资源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环境是向植物提供所需生活因素的物质和量是形成产量的客观条件。环境的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大的自然区域之间,甚至在小范围内,由于小气候和土壤变化的相互作用常常引起环境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要求完全不同的管理技术和利用途径。因而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 答: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总体上来讲呈波浪型上升态势,大约经过了 2 亿吨、3 亿吨、4 亿吨和 5 亿吨等 4 个台阶。 3、简述农业生产应用连作的原因。 答:第一、在某些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适宜某种作物的种植。第二、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者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高产稳产经验。第三、在一些生产单位,适合于某一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种植作物种类少,相应的机械设备投资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四、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和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连作中产生的问题。第五、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这是连作大量存在的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垄作耕法中扣种的作业方法,以及垄作耕法的优缺点。 答:扣种是一种垄翻作业,其方法有多种,主要用于大粒种子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典型的扣种作业的第一步是破茬,将根茬和原垄台上部的表土翻入垄沟,在上年垄沟的松土上播种,然后在破茬处再趟一犁,将松土覆于种子上,最后用磙子镇压。可根据气候调节破茬和掏墒的深度而改变播种深度与覆土厚度。如春季多雨,地温偏低,可深破茬,浅掏墒,提高播种位置和降低覆土厚度;若春季干旱,地温高,可浅破茬,深掏墒,降低播种部位,增加覆土厚度,以后可根据覆土情况采取辅助作业。 垄作耕法的优点:(1 )垄作耕法适应东北地区的降雨形式。(2 )垄作耕法白天温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