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2 0 1 4 银行高端客户圈子最火热的理财产品,私募界“唯一卖得出去的产品” 在银行高端客户这个圈子里,2014年最为火热的理财产品只有一个——量化对冲基金。 从 2013年到 2014年,以投资期货工具、高频交易、主观或量化操作为特征的量化对冲基金,迅速风靡整个高端理财圈,也成为迄今私募基金业内最旺销的主流产品。到了今年2季度,量化对冲基金更是成为业内“唯一卖得出去的产品。”(一位私募大佬语)。 说卖得出去太客气了!在量化对冲基金这个领域里,如果拥有一个5000万规模以上的产品,并附之以一年的稳定业绩纪录和可信的公司背景,他们的产品很可能成为被资金追逐的对象。 截至 2014年中,业内一线的阳光私募机构如重阳、朱雀、博道、民森在过去一年内均有超十亿规模的量化对冲产品问世。更多新的豪门也正从这个领域里快速蹿升起来,初步统计,过去一年内借助量化对冲基金跃升入十亿资产俱乐部的私募投资公司接近十家。白石、金锝、元盛、品今、龙旗等在圈内的名气已不亚于前者。而在销售和产品组织端:好买财富、品今财富资本(旗下合富网)等的身影也开始崛起。 随着资产的大肆扩张,更大批的人才、更大量的资金也被吸引入这个细分市场里。成长神话频频上演。江苏一家私募基金公司一年内受托资产增长 20倍以上,昂首进入十亿级基金行列。上海一家阳光私募公司,旗下量化基金成立 3个月,基金经理已遭高价挖角。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量化对冲产品购买量年内已超过 200亿元。而中信证券也在去年末高调宣布组织了 20亿的资金充当“种子基金”进入这个市场。 一切如同上世纪 90年代初的美国量化对冲基金界:火热、快速、爆发式成长。中国量化对冲基金的大时代的帷幕已然拉开。 火线成长:一个量化对冲基金的成长样本 中国市场上最当红的三类量化对冲基金分别为期货对冲、市场中性、宏观对冲,而期货对冲又是其中最最当红者。其英文全称是 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也被称为管理期货基金,在海外专指投资于各类期货产品的对冲基金。而在国内,这个称呼成为所有使用期货投资工具或利用期货工具执行量化对冲套利的产品的统称。 定义不重要,关键的是成长速度。根据好买财富董事长杨文斌的观察,在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这个行业的规模已经从不足百亿,发展到超过 300亿元以上。这可能是过去一年间,所有资产管理细分行业中,成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而未来,或许是上万亿元的规模。 品今资管是这个行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