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科合理用药讲义VIP免费

儿科合理用药讲义_第1页
1/18
儿科合理用药讲义_第2页
2/18
儿科合理用药讲义_第3页
3/18
1儿童合理用药郝国祥儿童用药除了不同年龄或体重用药剂量不同之外,还因脏器功能发育未成熟等原因,用法、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也可能与成人不同。因此,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证和禁忌症,以及精确的计量计算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以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的目的。一、儿童生理分期根据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分期为:① 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自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满 28 天。出生后 7 天内为新生儿早期,7~28 天为新生儿晚期。② 婴儿期(infancy):出生至 1 周岁,包含新生儿期。③ 幼儿期(toddler'sage):自 1 周岁至 3 周岁。④ 学龄前期(preschoolage):自 3 周岁至 6〜7 周岁入小学前。⑤ 学龄期(schoolage):自 6~7 周岁至青春期(女 11〜12 周岁,男 13~14周岁)。⑥ 青春期(adolescence):又称少年期,为儿童过渡到成年的发育阶段,女孩从 11〜12 周岁开始到 17〜18 周岁,男孩从 13〜14 周岁 18〜20 周岁。二、儿童药动学特点(一)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途径有口服、透皮、肌内、直肠给药等。药物必须经过化学、物理、机械和生物屏障才能被吸收。胃肠道、皮肤、黏膜等具有吸收功能的人体表面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口服给药(1)呕吐新生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 9 个月时消失。婴儿胃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因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2)胃排空时间新生儿胃排空时间较长,可达 6~8h,因此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比预计吸收更完全。6〜8 月婴儿的胃排空时间缩短至接近成年人。(3)肠道长度肠道长度/身长:新生儿约 8 倍,幼儿为 6 倍,成人为 4〜5 倍。小肠长度/大肠长度:新生儿 6 倍,成人 4 倍。(4)胃酸分泌新生儿刚出生时,胃内含有碱性羊水,pH>6;24 小时内胃液酸度显著增加,pH 降为 1。随后胃酸分泌明显减少,出生后 10 天基本处于无酸状态,以后酸度又2逐渐增加,2~3 岁达到成人水平。新生儿、婴儿口服对酸不稳定的药物破坏减少,生物利用度较高,如青霉素 G、氨苄西林;弱酸性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乙酰水杨酸)吸收减少。(5)胆汁分泌胆道功能具有年龄依赖性,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婴幼儿胆盐向肠腔内转运不成熟,导致十二指肠内的胆盐水平低(尽管血中水平超过成人),影响亲脂性药物的溶解和吸收。2. 透皮给药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科合理用药讲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