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者:吕守军代政徐海霞来源:《中州学刊》2018 年第 05 期摘要: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支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反映了新时代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回归的迫切需要,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现阶段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文化传承与人才创新培养;充分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层面的回归;完善制度设计,护航创新创业。关键词: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5-0104-04劳模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新时代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方向做出的重要判断,是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全民劳动精神的呼唤。基于此,本文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意蕴进行了总结归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背景出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 2025”和“中国梦”的国家战略,对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现阶段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具体实践路径。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含义1.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劳动模范,指的是在某一领域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个人或先进集体,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劳动标兵和道德模范。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选举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中央层面设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以表彰各行各业成绩卓著的劳动者。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模范都承载着时代精神与行业风貌,是形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从任劳任怨的清洁工时传祥到“油田铁人”王进喜,从“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史来贺,这些劳动模范所传递的精神超越了个人意志,超越了行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