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形成作业答案使用的教材:见学校说明。作业必须手写(做答案)不能用计算机打印名词解释1 机电一体化: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2 机械传动: 是一种把动力机产生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的中间装置, 是一种扭矩和转速的变换器, 其目的是在动力机与负载之间使扭矩得到合理的匹配, 并可通过机构变换实现对输出的速度调节。3 总线: 为了简化硬件电路设计、简化系统结构,常用一组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与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这组共用的连接线路被称为总线。4 故障覆盖率: 即被检测的故障数与所有检测的故障数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又称为故障被测度。5 压电效应: 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极化现象, 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6 三相六拍工作方式: 每转换六次为一循环,各拍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的模式,定子绕组通电次序为A-AB-B-BC-C-CA-A。7 位置随动系统: 位置输出量以一定的精度复现输入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位置随动系统,也称为伺服系统。8“浴盆”曲线: 实质上是一条瞬变故障曲线,它描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瞬时故障随时间变化的关系。9 FMS系统: 即柔性制造系统,是以数控机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系统。一般来说,一个典型的 FMS 主要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它们是:自动加工系统、刀具系统物流系统以及控制与管理系统。10 D/A 转换器: 即数字-模拟信号转换器,其功能是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的电压信号。填空题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有(1),(2),(3),(4),(5)。(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2 伺服传动包括(6),(7),(8)等传动装置。(电动,气动,液压 )3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机构有(9),(10),(11)。(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导向机构)4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总传动比确定的最佳选择方案有(12),(13),(14)。(转动惯量原则,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质量最小原则 )5 传感器的基本构成有(15),(16),(17)三部分。(敏感元件,传感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6 测速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