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江区 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预 初 语 文(完卷时间: 100 分钟,总分: 100 分)序号文言文现代文写作总分(一)(二)(三)(四)(一)(二)内容写字分得分第一部分阅读( 58 分)一、文言文阅读(25 分)(一)默写并根据要求填空。(10 分)1.(1) , 烟波江上使人愁。(2) 此地一为别,。(3) 今夜月明人尽望,。(4) 孤舟蓑笠翁,。(5) 孟子在阐述战争取胜的各因素中,揭示虽有很坚固的城池和武器,却被打败的原因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2.(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2)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3— 6 题。(8 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两则)3.《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人名)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 1 分)4.解释下列加点字: (2 分)(1) 楚人有涉.江者。()(2) 遽契.其舟曰。()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6.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本段文字所讲述的道理。( 3 分)2 (四)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 9 题。(5 分)掩耳盗钟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节选自《吕氏春秋》 )7.解释下列加点字: (1 分)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9.“掩耳盗钟”这则寓言故事的实质是:(用一成语来回答)(2 分)二、现代文阅读(33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 14 题。⑴北京多的是胡同, 在高楼大厦的背后,延伸它幽长的影子。这是一座奇怪的城,一方面,让人感觉都市的现代气息;另一方面,灰砖灰瓦的四合院和墙上的衰草又写着沧桑。⑵记得贾岛在诗里说,在异乡久了,会把异乡当家乡的。真是,我在京城里,就常寻找家乡的种种印迹。相同之处....多了,不同之处也就鲜明,不知不觉在心里比着。城与城,是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说的。城越古旧,文化的沉积就越多。这种沉积不知不觉地渗入乡人的骨髓,成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明证。⑶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一如一个走过多年沧桑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