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技术及施工方案 一、碎石化改造技术的起源 碎石化起初是为了方便清除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分离路面中的钢筋而进行的。第一个热拌沥青(HMA)罩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项目是 1986 年在美国纽约完成的,截至 2001 年,美国有 35个州使用了此技术,项目数量 400 多个,使用里程达 1600 多公里,而且美国沥青协会及部分州将该技术列入法律规范。 二、碎石化改造技术的概念: 所谓碎石化技术,就是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成一般小于 38 厘米混凝土块,用以限制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出现反射裂缝,将破裂的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经压实后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新的面层,碎石化技术最有效防止“白改黑”后的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三、碎石化改造技术的几大特点; (1)碎石化技术是目前解决反射裂缝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2)破裂并压实的混凝土路面是由破裂混凝土块组成的紧密结合,内部嵌挤.高密度的材料层为沥青罩面提供更高结构强度的基层或底基层。 (3)施工简便,改造周期短,综合造价低。 (4)就地再生,环保无污染,可将破裂后的路面可直接作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新的面层,是旧水泥路面翻新改造的理想办法。 (5 此种碎石化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必把破损的水泥面板打碎搬走,节约了路基材料及运输成本,提高了工程进度,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总费用。同时也解决了丢弃水泥碎块垃圾的环保问题。 (6)对交通通行影响较小,在施工期间不需全部封闭交通。 四、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范围 1.编制依据 (1)所需改造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现状 (2)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的技术资料 (3)交通部现行的法律规范及标准 (4)国内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项目的实施经验总结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编制范围 根据每一个所需进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施工项目,编制施工方案 五、概述 碎石化是指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面积破坏已丧失了整体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局部的挖除、压浆等处治方式已不能恢复其使用功能,或已不能达到结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为了解决通常情况下的加铺方式存在反射裂缝等问题,而对旧水泥混凝土板块采纳的一种最终处理方法。该法一般是利用特别的施工机械(如多锤头水泥路面破裂机),在对局部破坏严重的基层进行处治后,将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破裂成较小的粒径(底部不超过 37.5cm,中间不超过 22.5cm,表面不超过 7.5cm),碾压后作为新路面结构基层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