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局内部矛盾调处交流材料人民内部矛盾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省从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入手,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着力,以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扎实开展了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建设,努力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体系。一、调处工作基本框架体系*省委、省政府把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省联席会议对此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专门召开全省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全省逐级构建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体系。各级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干部联动,形成了以调处中心为中枢、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为纽带的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运行网络。一是建立乡村两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网络。2005年,省委、省政府结合建设平安*,提出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在村(社区)聘请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其架构是:乡镇(街道)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建立在原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的基础之上,由综治部门牵头,公安、司法、民政、劳动、社保、信访等部门参加,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和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对本辖区内有关治安、矛盾纠纷和信访等问题实行统一排查、统一接待、集中处理。两个中心主任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主管副乡(镇)长、街道副主任担任,中心办公室主任由信访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公安、司法、民政、劳动、社保、信访、土地、林业站、农经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人民调解员由村支部书记和治保主任兼任,信访信息员由村(屯)长、会计、治安员、计划生育指导员兼任,每个屯还聘请了一名群众基础好、威望高、协调能力强的义务信息员。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以乡镇(街道)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为中枢、村(社区)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为纽带的基层矛盾调解工作运行网络,第1页共5页调处中心总量达到893个,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总量达到3万人。二是建立市县两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网络。为进一步加大基层信访工作力度,*省委、省政府提出20*年为全省基层信访工作落实年,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信访工作的意见》,把基层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在市县两级,把市县两级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上,对建立市、县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提出指导性意见。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市县两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达到20多个。明确了机构,增设了科室,增加了编制,并配备了法律援助人员和公安干警,增设了信访督查专员。相关职能部门进驻调处中心,参与研究解决信访问题。有的县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高配了干部,主任享受副县级待遇,常务副主任为正处级。有的投入了大量资金,作为调处中心解决信访问题专项资金。三是建立省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网络。*省委常委会专门研究省人民来访调处中心建设,省信访局对省人民来访调处中心建设情况专题向省委常委会进行汇报。现已落实了平方米办公用房,调处大厅正在建设之中。监控系统、预警系统、信息系统等功能正在完善,调处工作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确保省人民来访调处中心建设后规范化开展工作。二、调处工作运行规范各级调处中心有专门办公(接待)室、有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记录,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定期开展人民调解有关政策法律等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调处工作运行规范,方式灵活。一是领导包点和带案调处。各级领导干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联系点,加强对重点地区、部门的督查和指导,亲自研究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问题,以点带面,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省联席会议各专项工作小组、省劳动、社保、农委等部门,都抽调素质高、能力强、负责任、作第2页共5页风实的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带案调处基层人民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开展。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调处。充分发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