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辅导教程(第 3 版) 第 1 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基础资源。但是,理性认识信息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信息化,可以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结果。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自身和整个社会都发生着质的变化。其中,社会的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及知识生产力迅速提高的结果。信息化是与当代信息革命、信息社会相关联的,信息化不同于工业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进程;信息化不等同于现代化,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是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信息化不等于自动化,传统的自动化设备是以物质能源来驱动的,而对于信息化设备而言,信息不仅是处理对象,而且是信息系统的资源。 1.1 信息化概念 美国科学家香农在对通信理论深化讨论的基础上,于 1948 年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信息理论。此后,人们对信息的讨论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 --信息论。至今,信息论已进展成为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并且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现代科学的“三论”。从本质上来看,信息化应该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它最终将会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 1.1.1 信息 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中对“信息”的理解是“不确定性的减少”,由此引申出信息的一个定义: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同年,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当然,人们还从不同的角度给信息下了定义,据统计,目前信息的定义不下几十种。但是,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还是香农的定义,因为香农不但给出了信息的定义,而且还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1 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在变异度为 2 的最简单情况下,能消除非此即彼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香农把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因而,表现为负熵。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H(x)=-∑P(Xi)log2P(Xi)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式中 Xi 代表 n 个状态中的第 i 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 i 个状态的概率,H(x)代表用以消除系统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即以比特为单位的负熵。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