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贴面砖施工工艺及检测原则施工工艺及检测原则 1、合用范畴:本内部施工工艺及检测原则合用于 XX 公司全部在建的外墙贴面砖工程的施工。 2、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面砖:应采用合格品,其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硬、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2.1.2 水泥:32.5 或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白水泥,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原则的规定。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合格试单,出厂日期超出三个月并且水泥结有小块的不得使用。 2.1.3 沙子:中沙,含泥量不不不大于 3%,颗粒坚硬、干净、过筛。 2.1.4 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径不不不大于 3mm×3mm 的筛网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常温下普通不少于 15d;用于罩面灰,熟化时间不应不大于 30d。用时,石灰膏内不得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 2.2 重要机具: 砂浆搅拌机、切割机、云石机、手电钻、冲击电钻、橡皮锤、铁铲、灰桶、铁抹子、靠尺、塞尺、拖线板、水平尺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搭设了外脚手架子(高层多采用吊篮或可移动的吊脚手架),选用双脚手架子或桥架子。其横竖杆及拉杆等离开墙面和门窗口角 150~200mm,架子步高符合安全操作规程。架子搭好后已通过验收。 2.3.2 主体构造施工完,并通过验收。 2.3.3 预留孔洞、排水管等解决完毕,门窗框扇已安装完;且门窗框与洞口缝隙已堵塞严实:并设立成品保护方法。 2.3.4 挑选面砖,已分类寄存备用。 2.3.5 已放大样并做出粘贴面砖样板墙,经质量监理部门鉴定合格,经设计及业主共同承认,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已向操作者交底,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操作工艺 3.1 施工程序 基层解决、抹底子灰→排砖、弹线分格→选砖、浸砖→镶贴面砖→擦缝。 3.2 操作要点 3.1.1 基层解决: 3.2.1.1 光滑的基层表面已凿毛,其深度为 0.5~1.5cm,间距 3cm 左右。基层表面残存的灰浆、尘土、油渍等已清洗干净。 3.2.1.2 基层表面明显凹凸处,应事先用 1:3 水泥砂浆找平或剔平。不同材料的基层表面相接处,已先铺钉金属网。 3.2.1.3 为使基层能与找平层粘结牢固,已在抹找平层前先洒聚合水泥浆(180 胶:水=1:4 的胶水拌水泥)解决。 3.2.1.4 基层加气混凝土,清洁基层表面后已刷 108 胶水溶液一遍,并满钉镀锌机织钢丝网(孔径 32mm×32mm,丝径 0.7mm,?6 扒钉,钉距纵横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