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典型散文中秋是杯酒,场合不同,味道也异。聚时酒显其香,散时则显其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秋节的典型散文,欢迎大家阅读!第一篇:中秋节的典型散文 中秋,作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宋朝的苏轼由于不能和家人团圆,于中秋深夜独饮,大醉后写下名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怀子由。”这种心情仍然是充满淡淡的愁绪。中秋,把异地的我们平时对家人朋友的怀念,打包收藏,然后在中秋这天释放。能够享有天伦之乐的,自然其乐融融。出门在外的,则格外孤单。中秋是杯酒,场合不同,味道也异。聚时酒显其香,散时则显其苦。一只月饼,能够把怀念体现,也能够把亲情凝聚。寄给家的月饼,每只都是一种心情。团聚在一起吃的月饼,每只都是一种祝愿。人生在世,离离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我们对这天的向往和期盼。皓月当空,夜如白昼,总有丝丝的挂念和祝愿,潺潺的流进心田。嫦娥也定是在中秋这天,望着月宫的桂花树静思,情到深处,泪水流过脸颊,一串串。她忘情地张开双臂,丝带飞舞,衣袂飘飘。恍惚间,人象鹅毛般飞了起来,她奔向了属于她自己的天堂,一种神话诞生了。青春的我,也曾饱尝漂泊之苦,对家的怀念因佳节尤甚.身在南昌,正值中秋和国庆同日的夜晚,孤身一人于宿舍,舍友未归,窗外烟花却灿烂了夜空,落寞的心终于被引燃,怀念涌到胸口,感觉些许窒息.月光一点点将怀念拉长,始终延伸到几千里的北方.铺下方格纸,思路如流水,一种时辰过后,千字的《思乡》一气呵成。该文被散文家徐敢先生所赏识,不仅修改了,还寄来了评语。之后,被选入散文丛书。我觉得,若没有中秋这个让人怀念如麻的夜晚,也就没有当时的心情,更不能写出诚挚的文章。从离家,到去年 12 月 18 日来西王,六年的时间里,中秋节都是在外度过的,即使没有和父母吃过一次团圆饭,却让我对家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家由于分离才倍感温馨,若没有了漂泊,我想,家只是家,并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由于漂泊,才懂得了家对我们每个人的不可或缺性。也懂得了,团圆不仅仅是人的群聚,更是心的向拢,情的聚集。六年的日子,六个中秋,六个孤单的夜晚,今年,终于能够将孤单画上句号,将怀念锁在家。这个中秋节,即使没有美妙的月亮,即使没有精美的月饼,也不会感觉遗憾,由于,今年中秋在家过。第二篇:中秋节的典型散文 中秋,虽没有春节的热闹,但去有属于它的独特意境。——题记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