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一、正常影像学体现(一)正常 X 线体现胃肠道疾病的检查重要应用钡剂造影,显示胃肠道的位置、轮廓、腔的大小、内腔及黏膜皱襞的状况,但对胃肠道肿瘤的内部构造、胃肠壁的浸润程度和壁外侵犯及转移等尚有一定困难,还需与其它影像检查相结合。现在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首选当是钡剂造影检查办法。1.咽部 咽部是胃肠道的开始部分,它是含气空腔。吞钡正位观察,上方正中为会厌,两旁充钡小囊状构造为会厌谿。会厌谿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近似菱形且两侧对称,梨状窝中间的透亮区为喉咽凸,勿误为病变。正常状况下,一次吞咽动作即可将钡剂送入食管,吞钡时梨状窝临时充满钡剂,但半晌即排入食管。2.食管 食管是一种连接下咽部与胃的肌肉管道,起于第 6 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食管入口与咽部连接处及膈的食管裂孔处各有一生理狭窄区,为上、下食管括约肌。食管充盈像:食管吞钡充盈,轮廓光滑整洁,宽度可达 2-3cm。正位观察位于中线偏左,胸上段更偏左,管壁柔软,伸缩自如。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规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从上至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于主动脉弓压迹与左主支气管压迹之间,食管显示略膨出,注意不要误认为憩室。食管黏膜像:少量充钡,黏膜皱襞体现为数条纵行、互相平行的纤细条纹状透亮影。这些黏膜皱襞通过裂孔时聚拢,经贲门与胃小弯的黏膜皱襞相持续。透视下观察,正常食管有两种蠕动:第一种蠕动为原发性蠕动,系由下咽动作激发,使钡剂快速下行,数秒钟达胃内;第二种蠕动又称继发蠕动波,由食物团对食管壁的压力所引发,始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动。所谓第三蠕动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齿状边沿,出现忽然,消失快速,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常见老年人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者。另外,当深吸气时膈肌下降,食管裂孔收缩,致使钡剂临时停止于膈上方,形成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长约 4-5cm 的一过性扩张,称之膈壶腹,呼气时消失,属正常体现。另外,贲门上方 3-4cm 长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食管前庭段,含有特殊的神经支配和功效。此段是一高压区,有避免胃内容物反流的重要作用。现将原来所定的下食管括约肌与食管前庭段统称为下食管括约肌。它的左侧壁与胃底形成一种锐角切迹,称为食管胃角或贲门切迹。3.胃 胃普通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小弯和胃大弯。胃底为贲门水平线以上部分,立位时含气称胃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