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细菌学课程论文题目: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特性专业: 生物 工程 姓名: 魏 文凭 学号: 30416 中国·武汉二 0 一六年十二月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特性摘要:分枝杆菌属重要涉及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涉及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人畜共患病的结核分枝杆菌和引发麻风病的麻风分枝杆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类病原菌,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疫情也逐年增加。因此关注分枝杆菌含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对农业、卫生和环境都用深远影响。本文重要介绍分枝杆菌的特性和某些耐药基因的研究。核心词:耐药机制 结核病 生物学特性1、 结核病的认识及治疗发展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tuberculosis)是全球第二大致死性传染病—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最大的特点就是持留性(persistence)[1],有时感染可达几十年,因此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结核 分 枝 杆 菌 , 其 中 每 年 死 于 结 核 病 的 人 数 高 达 180 万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中国是结核病高发的国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 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和特别警示的高耐药国家之一。结核病很早就存在,在考古学界,从新石器时代人遗骨中发现有骨结核,古埃及木乃伊中也发现有结核病,阐明结核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2400-34。在中国历史上,结核病也是广泛流行的,当时称为痨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在认识到它的致病菌之前,人们没有治疗的手段,只能通过环境的影响,在空气清新、气候湿润的地区克制结核病的发作。在 1882 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通过特殊的染色技术,发现了细棒状的结核杆菌,又通过血清培养基获得了结核杆菌,证明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自此对结核病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结核病的检测技术也不停发展。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Calmette)和格林(Guerin)在 19 和 19 间,通过 230 次的传代,获得了一株牛分枝杆菌减毒株,卡介苗[2]。自 19 初次使用以来,成为有效治疗小朋友结核病的疫苗,但对于成人型结核病的的治疗很有限。到了上世纪中期以来,临床上又应用了某些抗结核的药品,如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等,使得结核病的防治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到了 90 年代,耐多药菌和广泛耐药菌的发现,以及世人对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