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 诚 与 信 仰——《为了和平》观后感“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他。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英雄赞歌》有关抗美援朝,虽未亲历,但我相信全部生长于 80 年代的人对这场战争却也并不陌生,从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到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再到始于语文课本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都仍然给我们述说着这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这是一种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民族的盼望,高举保卫和平、对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回想近来看过的纪录片《为了和平》,脑海中出现的并不仅限于几个词汇和地名,例如上甘岭,例如长津湖,例如仁川登陆,例如立国之战……但我真正记在心里的,是在家与国之间,心爱之人与战斗胜利之间,选择了胜利的“钢铁营长”曹玉海;是在战友双双而亡状况下抱起五公斤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一声巨响,杨根思与大山化为一体 ;是那个在烈火里永生的 26 岁青年邱少云;是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的黄继光……在党的哺育下锻造而成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人民军队,更是抗美援朝战士们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把“忠诚”二字深深镌刻在心中,时时刻刻做到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抱负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弘扬革命忠诚精神,规定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一定要勇于斗争、 不辱使命!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含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多个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进行果断斗争,必须获得斗争胜利。弘扬革命忠诚精神,就要像志愿军官兵那样闻令而动、令出行随,果断做到“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不停提高推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际行动谱写革命忠诚精神的时代新篇。现在硝烟、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这并不代表信仰的力量已经失去。革命先烈能够由于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奉献自己的生命,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能够由于信仰让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复兴之火”添柴加薪。我作为一种平凡的人民教师,没有什么雄心大志,有的只是尽一己之力培养祖国的花朵,以一腔热忱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人说:“现在的老师太难做了,学生不好教,特别是某些问题学生,上课吊儿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