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高考新课标 2 卷(甲卷)历史试题解析 新东方在线关也 2016 年高考历史考试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关也老师为大家带来全国卷甲卷的解析。 【真题】 24.图 3 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关也老师解析】 24 题,图 3 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选择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A 当时统一文字努力,为什么不对?统一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并不是三国时期。C 当时字体流行实际情况,为什么不对?秦朝官方字体是小篆,但是民间已经通行什么字体?秦朝民间已经通行隶书,等到汉朝的时候,隶书已经升级成为官方字体,因此先秦古文和小篆已经是活在过去的文字,现在已经并不使用,并不是当时字体流行实际情况。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刚刚讲丙卷提到过,甲骨文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汉字成熟了,那会已经有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有今天的常用单字,当时已经出现了。因此这个题目本身应该选择 B 展示了整个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汉字演变过程当中由繁到简还是由简到繁,开始比较复杂,现在越发简化。 刚刚考文化史,现在考政治史。 【真题】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关也老师解析】 25 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三条线索一定要区别很清楚,君主专制线索还是中央集权、选拔官员线索,这道题是讲的科举考试制度。察举制标准是什么,举孝廉。中正制,出身豪门大族可以做官,应该选择 D 提升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其他选项错在哪?科举考试其意义,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后来慢慢放松,唐朝的时候学过诗歌,魏晋南北朝,姓王谢是世家大族。扩大官吏来源,任何人可以做官。提高整个文化素质,因为大家都有一个重要方向去读书、考科举,所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能够被带动起来,再往下加强中央集权,因为录取谁,不录取谁,由中央朝廷说了算。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太绝对了,世家子弟也可以进行科举考试。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科举无法鉴别道德,只是鉴别文化水平,名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