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卫生间标准(小学)1 卫生间建造标准位置1. 学校卫生间的位置应选定通风及采光良好的地点。2. 与学生最常用的教室走廊相连接,避免过度偏僻或远离教室,造成安全、管理与清洁的不方便。3. 除了教室的学生外,也应考虑户外活动学生使用卫生间的方便性,而设施户外(运动场、校舍周围)、体育馆、活动中心(尤其是场地对外开放者)和游泳池内均应有卫生间的设置。4. 应顾及残障学生使用的便利性,设置残疾人及身体不适者专用卫生间,以符合现阶段照顾弱势群体的时代趋势。5. 卫生间应设置于方便衔接自来水之地点以充足供应自来水,甚至于学校如有不同水源供应时, 最好能装置互通的控制阀, 以备万一其中一处故障时, 可以打开控制阀而使水互通, 以免部分卫生间缺水使用不便。 同时亦应考虑靠近化粪池或卫生下水道。化粪池设计不要过于复杂,出水口水位不可过低,以里排水,多层楼的建筑,各楼的卫生间宜设置于同一位置,以利排水管道的集中安置。6. 绝对不可靠近饮用水源之蓄水池,应远离水井、地下贮水槽、自来水,以避免水管漏水受到污染。 蓄水池与化粪池均设在地面下时, 必须距离十五公尺以上,以避免饮用水源受污染。7. 卫生间化粪池不宜设终日晒太阳而致散发臭味的位置,并应考虑一年中风向变化情形。此外,学校设计化粪池时, 应妥慎考虑其容量, 使用人数在五人以下者, 腐败槽、沉淀槽及过滤槽不得小于立方公尺,超过五人以上时, 每增加一人, 应增加总容量立方公尺。数量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 2011》,小学卫生间内标准配置如下:大便器或大便槽小便器洗脸盆男女男每 40 人一个每 13 人一个每 20 人一个每 40 人一个采光及通风1. 卫生间光线不足易造成使用维护的不便与安全问题,故除选择采光好的地点外,应设置适当面积之窗户以及人工照明设备,使其照度至少应在70Lux 以上,为达到良好的通风及采光, 窗户面积最好不少于地面四分之一,窗户的位置应避免可由外部窥视,玻璃的种类应考虑可保护隐私的毛玻璃。2. 卫生间的通风不良,易产生臭味,每一便所门上下应至少保留十公分缝隙,以利空气流通。 为使内部空气不致影响其它教室,可装置抽风机, 并采排气式换气,使厕所内经常保持负压状态,换气数应至少10 次。3. 在色彩上,卫生间墙壁、地板应铺设白色、淡蓝色或其它明亮淡雅色彩的磁砖,也可以彩绘磁砖制作画饰。不但明亮度高、污垢易发现,且色彩柔和温馨。4. 卫生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