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 校长岗位竞聘的演讲稿一、 竞聘的条件和个人的基本素质我叫刘雪栋,现任第五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二十余年来工作无大建树,只求乐道敬业。副校长任职七年,政绩无从闻达,尚能钻研业务。这些年来论教书,曾获全市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一等奖;论学术也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中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曾获中国学习研究会、心理研究学会一等奖。并被聘为全国中学生心理研究学会会员。闲暇之余、末齿不忘语文教师之本色,笔耕不辎加强个人人文素养,有多篇作品在《宁夏日报》《德育报》《宁夏法制报》《宁夏教育》《吴忠日报》《黄河文学》《古峡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并被接纳为市文联理事。二、 竞聘的理由我之所以参加市五中校长岗位的竞聘、是因为: 第一、 就情感而言,对五中这块土地难以割舍。 我从一九九六年调入这个学校,适逢学校刚刚成立。百废待举之际、如火如荼的建校历程我亲身经历并积极参与。都说在人生的年轮里,三十多到四十到岁是最美好的时光,就在这美好时光的十年里我从年级组长到政教主任到副校长,一步一个岗位,夙兴夜寐、勤恳劳1 作、倾注了自己对每个岗位的满心爱恋和候盼学校迅速成长、兴旺发达的热切期望。可以说,这里的草木繁花中,流下了自己的汗水,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迹。第二、 就责任来说,对这个学校寄予着深切的厚望。作为仅仅诞生了十年的学校,在其成长进程中尚属年富力强之届,而且从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仍处于蓄势待发之势。虽然经过三任校长的苦心经营,我认为仍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潜在的热能。现在的学校有着位居市区的地理条件; 有着较为齐备的信息技术、实验、图书、阅览等设施 ; 更有着一批甘愿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好教师。调走流动也好、优化重组也罢,这批教师的根始终扎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仰仗着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学水平苦苦守候着初中教学这块方圆之地,就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学校是蕴藏着无尽希望的学校。他们的希望也正是我的希望。也正是我愿意竞聘的全部希望。第三、就情形来讲,对这里的一切比常人多了一份信心。从学校诞生之日起,我生活于斯也成长于斯。七年的副校长岗位我先后分管政教、教学工作。无论是教学目标、制度、常规流程的制定、教科研的管理,还是学校精神文明、综合治理、法律普及、安全保卫等工作的实施,我都在因校适宜、因事制宜、因人而宜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大量地实践表明,自己纵然不敢在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