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风格:类型、结构与评价来源:网络搜集【核心提示】 校长的领导风格影响学校整个组织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因而成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校长领导风格评价在我国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且研究数量较少。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校长领导风格评价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从校长领导风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类型、框架结构、 测量与评价、 评价反思等方面分别做出阐述。校长领导学校, 涉及学校的计划目标、组织运作、行政决策、上下沟通等一系列领导行为。校长的领导风格影响学校整个组织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因而成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领导风格的概念自上世纪70 年代被提出后,至今仍然是国际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和重要研究方向,大量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探讨。 [1] 本文拟从校长领导风格的基本理论、框架结构和评价工具与方法等方面分别作出说明,并以此提出开展校长领导风格评价的几点建议。一、校长领导风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类型对于领导风格的划分,不同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道格拉斯认为, 领导风格可以划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类。[2] 在校长领导风格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变革型领导理论。 这一理论的出现是与国际范围内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变化密切相关的。正如利斯伍德所指出的,在上个世纪80— 90 年代,指导性的教育领导满足了公众和政策决策者的需求;而 90 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变型加快,校长领导风格中的变革型领导逐渐成为了有效领导的核心概念。[3] 变革型领导是伯恩斯于1978 年在《领导》 中提出的一个概念。[4] 伯恩斯认为, 变革型领导能够与下属相互激励,从而在诸如正义和公平这类道德和动机方面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强调了领导要与下属一起不断提升需要层次和内部动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1985 年,巴斯在此基础上完整构建了领导理论中的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的概念。[5]1990年,开发了多因素领导问卷,[6] 这个问卷在领导理论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已成为测量领导风格的经典量表,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领导风格框架,将领导风格划分为变革型、交易型和放任型等三个类型。[7] 所谓的变革型领导,是指将领导者与下属紧密联系起来, 协力完成变革, 从而不断提升整个组织的绩效,最终形成一种反应灵敏、具有革新精神的学校组织文化。交易型领导, 是指领导通过明确下属的工作职责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