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九章呼吸系统显像第一节概述肺解剖与生理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上下两叶,每叶可分为2-5 个节段,全肺共计 18 个节段。最后形成肺泡。肺动脉系统为实现气体交换,随气管树状分布,最后到达肺泡形成毛细血管网。第一节肺灌注显像1、原理:颗粒直径略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显像剂(99Tcm-MAA)暂时随机栓塞在毛细血管床内;局部栓塞的颗粒数与该处的血流灌注量成正比,能反映肺动脉的血流灌注情况;用显像仪器在体外进行多体位平面显像或断层显像, 可以观察肺内病变对肺血流分布的影响和受损情况。一次常规显像阻塞肺毛细血管数量占全部的1/1500,99Tcm-MAA在肺内可很快降解成碎片并进入体循环,被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因此肺灌注显像一般不致引起血液动力学和肺功能改变,是一种安全的检查。2、显像剂:常用的显像剂是 99mTc标记的大分子聚合人血清白蛋白(MAA),颗粒直径大小 10~90μ m;另一种是 99mTc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微球(HAM),颗粒直径大小10~30μ m。 HAM 的优点是在一定范围内颗粒大小易于控制,分布比较均匀。两种显像剂的实际应用效果无明显差别,只是注入颗粒数量相同时,2 前者的蛋白重量明显低于后者, 因此临床上以 99mTc-MAA应用较为普遍。99mTc-MAA的安全性1. 数目少每次给予量为 5~10mCi,约有 2 ×105~2 ×106 个MAA颗粒进入肺,而与MAA同内径的毛细血管约2.5 ×1011 支,故仅使 1/1500~1/10000 的肺血管阻断。2. 阻塞暂时性 MAA 颗粒会降解为小分子并被吞噬细胞清除,而且其生物半衰期为 4~8h。3. 毒性小注射量为 1~10mg的白蛋白, 按体重为 50kg 计,仅为最小中毒量的 1/100~1/1000 (白蛋白颗粒最小中毒量20mg/kg)。3、方法 :(1) 注射体位:受检者常规取仰卧位,双手抱头。经肘静脉或双侧足背静脉缓慢注射99Tcm-MAA 74~185 MBq(2~5 mCi),注射显像剂 5~10min 后可进行肺灌注显像。(2) 平面显像:肺平面显像常规取6~8 个体位,即前位 (ANT)、后位(POST)、左侧位 (LL) 、右侧位 (RL) 、左后斜位 (LPO)和右后斜位(RPO)。必要时加做左前斜位 (LAO)、右前斜位 (RAO)。配低能高分辨率探头,矩阵 256×256,每个体位采集计数500k。(3) 断层显像:仪器配置同平面显像, 旋转 360° ,每 6° 采集一帧,20~30s/ 帧,采集 60 帧。3 上叶 : 1.尖段; 2.后段; 3.前段左肺中叶(舌叶): 4.上舌段; 5.下舌段右肺中叶 : 6.外侧段; 7.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