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操作规程1 总则1.1 为适应公路桥梁建设需要,确保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2 本规程适用范围为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施工。1.3 本规程所适用的灌注桩是指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且检测合格的灌注桩。1.4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施工组织、技术培训、施工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本规程及相关技术规程。1.5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必须按照有关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在工程完工后应配合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1.6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必须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7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1.8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机理:在钢筋笼上预埋压浆导管和压浆阀,在成桩 5~30 天内实施桩侧和桩端后压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虚土)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1.9 灌注桩后压浆的效果取决于土层性质、注浆工艺流程、参数的控制标准等因素。工艺控制和差异参数的调整是该技术的质量关键。1.10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专利技术, 目前正处于技术推广阶段, 宜选择专业队伍进行施工。1.11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属隐蔽工程,要求必须如实、准确地记录施工情况,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为工程验收做好准备。2 施工准备2.1 设计单位(或有关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灌注桩后压浆设计文件并负责技术交底,设计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资料:(1)灌注桩后压浆设计和设计说明书;(2)施工区的工程地质水文资料;(3)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2.2 施工单位应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编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方法、进度计划、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等。2.3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准备,修建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及标定相关仪器仪表,并做好材料的进场和检验工作。2.4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内容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机构、质量保证程序、质量保证措施等。3 一般规定3.1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适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钻、挖、冲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