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园艺专业实践能力培育的策略“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园艺专业实践能力培育的策略 摘 要:本文将“工学结合”的理念,引入中职学校园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育中,提出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需求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双证制”为导向,结合园艺作物生长特点进行实践教学。 关键词:工学结合 园艺 实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方法最早出现在英国,而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现代创始人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赫尔曼·施奈德在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学生是很难在课堂上和学校的实验室里学到的,而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到车间里、到工厂里去亲身实践。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设想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了一定的实践认知后再回到课堂学习相关知识。这正是赫尔曼·施奈德后来萌发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培育人才的基础。 一、“工学结合”的理念 美 国 职 业 协 会 1946 年 发 表 的 《 合 作 教 育 宣 言 》 ( Cooperative Education: A Manifesto),对“工学结合”首次给予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猎取酬劳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进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进展的核心领域。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育的目标是“培育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进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具有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将职业行为法律规范细化,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育的实践教学策略 根据工学结合的理念,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