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开题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分析开题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分析一、立论依据 1.讨论意义、预期目标讨论意义: 中国目前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对于诸多企业而言,假如不改变依靠牺牲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的利益以及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高速增长的行为模式,将会影响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即使总体的情况十分糟糕,中国仍然有相当一批企业家在坚守着自己良心和企业道德的底线,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是,他们的声音往往过于微弱而且落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使中国许多企业成为“短命企业”,再次拉大了自己和发达国家的距离,给自己走向世界设置了障碍,而且造成了许许多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必定性:首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和长期进展必定要求。其次,国际竞争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要想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就需要寻求新的进展方式,而且随着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国家强制推行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以至实现长期生存和进展,就不能再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存在。 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实证讨论的方式来探讨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情况,并希望通过分析验证我国中央企业近几年的社会责任成本变化。本文在充分讨论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中央企业为讨论对象,以抽样方式选取若干家中央企业作为样本,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来讨论其社会责任成本的变化,分析近几年来该企业收益的变化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通过以上方法对我国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及收益的趋势进行系统的讨论,对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也希望给其他讨论社会责任的学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2.国内外讨论现状一、国外的讨论现状(1)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谢尔顿(1924)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后,西方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 CSR”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也有过较长时间的争论。 最 为 典 型 的 是 20 世 纪 30 年 代 , 美 国 哈 佛 大 学 法 学 院 的 贝 儿(AdolfA.Berle)与多德(E.MerrickDodd)两位教授关于企业功能、角色与责任的论战,后人称之为“哈佛论战”。多德教授认为企业是兼社会服务功能和盈利功能于一体的经济机构。直到 1954 年,这场论战以代表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