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妇女文化启蒙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妇女文化启蒙讨论 强蓓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妇女工作方面的一系列探究,尤其是在妇女文化启蒙方面的实践,使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实质性改变。受到文化启蒙后的女子成长为革命女性的有益经验,更是推广到其他革命根据地,大范围解放妇女的同时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为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与中国妇女运动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妇女;婚姻 ;解放 民主革命时期,文化建设是妇女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妇女文化启蒙是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是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选在中国最为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区——陕甘宁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陕甘宁地区闭塞的交通与相当落后的经济水平导致人们的思想封建传统、愚昧落后,使得这一地区在蓬勃进展的革命形势下显得更为落后。 一、陕甘宁边区成立前女性婚姻的原生性状态 (一)潜移默化的婚姻教育 陕甘宁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對女子的教育完全靠家庭。对待嫁阶段的女子婚前教育仅限于传授家庭生活法律规范与妇女生活经验,文化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她们婚后的生活质量。传统观念里,女儿终究要嫁出去,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家庭对女子的忽视。母亲们大多是文盲,只能靠仅有的生活经验来教育子女。由于人口出生率非常高,女性平均要生 5 到 7 个孩子,且要从事繁重辛苦的劳作,孩子们基本很难得到母亲的悉心照料。女子的童年记忆大多是替母亲照料弟弟妹妹,做家务活。母亲逆来顺受的日常生活与处境就是对女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好女人、好媳妇也是当地对女人的传统标准,包括婚后要听婆家的话,一切顺从夫家,不与丈夫和公婆顶嘴,吃苦耐劳,全身心地伺候公婆与丈夫等。陕甘宁地区普遍早婚,女子长到十五六岁就要出嫁,由于气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候干冷与生活条件困难,很多女子生理卫生常识、育儿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也是陕甘宁地区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的原因之一。 (二)封闭的择偶方式 陕甘宁地区的男女婚配由双方的父母来决定,一桩婚姻往往和血缘关系、财产、权力等结合在一起,家长尤其是父亲起着决定性作用。女性在择偶上更加注重男方的门第和经济状况、弟兄的多少等,夫贵女子方能有立足之地。这种选择本身就证明了女子对男子的依附。从择偶到迎娶的过程,都是由双方的男性家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