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当前中职校专业教学主要包括日常的专业教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教学;国家、省、市技能大赛集训教学;单招高考专业教学(高职升学教学)。目前现状是不少中职校四种课程教学方式呈现“四张皮”,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统筹性、融合性。本文针对当前中职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四性问题”,提出中职校课程多元整合理念,并探讨解决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职校;课程;问题;多元整合理念;对策 作者简介:周如俊(1967-),江苏涟水人,男,本科。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老师。主要讨论方向: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职业教育管理。方四清(1966-),男,本科。江苏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老师。主要讨论方向:职业教育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XX-20XX 年度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讨论立项课题《中职校课程多元化有效整合的案例讨论——以连云港为例》(课题批准号:xxxx)的讨论成果。主持人:周如俊。 一、中职校“四类”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融合性” 中职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主要包括日常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教学;国家、省、市技能大赛集训教学(车工、装配钳工、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等);单招高考专业教学(语数外;专业综合理论:机械基础、电工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机械制图、电子技术基础;专业技能:车工、钳工、电工等技能)。上述“四类课程”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必备的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职日常的专业教学基础,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是桥梁,技能教学与训练是核心,技能大赛是技能教学与训练的强化与综合,单招高考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教育的需要,其教学是中职日常教学的升华。目前现状是不少中职校四种教学方式呈现“四张皮”,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统筹性、融合性。 2.课程定位出现“功利性” 当前一些中职校为降低专业理论的教学要求,加大技能的培训力度,片面强调“就业教育”,实施所谓的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急需人才的“订单培育”,仅重视维修电工、装配钳工等职业资格考证教学。这样一来,虽然使学生与企业实现了较好对接,但学生职业生涯持续进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与可持续进展能力缺失。其后果是长期单一、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