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大班幼儿创设有吸引力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生活区为大班幼儿创设有吸引力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生活区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大班的幼儿 ,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逐步开始同意帮助他人做一些简单的生活服务。于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一些原先创设的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的个别化学习内容纷纷遭遇了“冷门”,而另外一些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合作或为同伴提供帮助的生活个别化内容却越来越受幼儿们的喜爱。老师如何才能创设出对大班幼儿具有吸引力的个别化学习的生活区呢?作为一线老师,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能有效为这样的创设提供新思路。 一、根据幼儿实际需要进行生活区域的创设 (一)、从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着手 通过观察,我发现大班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所要从事的生活自理行为大致分为三种,以下通过表格形式简单列出: 行为划分:能完全自己的生活行为;需要同伴间相互帮忙才能实施的生活行为;需要老师或保育员帮助完成的生活行为; 具体行为表现:喝水、如厕、塞衣裤、穿脱衣裤、倒牛奶、擦脸、洗手、抹香香、整理仪表、盛饭、挂外套等穿反穿衣、向上反折卷衣袖、叠被子、运动前垫毛巾、佩戴值日生标志、搬小桌子等削铅笔、女孩梳头、清洗玩具、清洗消毒碗筷和杯子、晒被子、点眼药水、擦眼镜等 从“需要老师或保育员帮助完成的生活行为”的这一栏中,我们不难发现 ,其实有些生活行为幼儿是可以尝试学着自理的,就是用成人的话说,可能会比较“吃力”。于是我又将这些行为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有安全隐患,不适合幼儿自理的;另一类则是有操作难度,但通过一定的锻炼依旧可以让幼儿尝试着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的。或许,这也就对创设这类个别化生活区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借助周边可支持材料和信息 随着高科技网络的越来越发达,身边的新事物也随之层出不穷。公交车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移动电视里常常能看到“生活小妙招”的节目,里面有些内容还是可以值得我们借鉴和尝试着投放到幼儿的个别化生活区里去的。 案例 1:“去渍小达人” 一次班级里开展美工活动,结果杰杰的记号笔由于漏墨水将崭新的袖套染上了两滴墨渍,活动后,当杰杰正准备脱下袖套塞进自己的小抽屉带回家让妈妈洗时,老师抓住这一问题的契机问孩子们:“怎么才能将记号笔的墨汁洗掉?”从孩子们的各种回答中,老师梳理总结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记号笔的墨汁是很难洗掉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