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部编四年级上册完整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 9 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2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缘”等 7 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 13 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日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 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 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瑟”(课件出示 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 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 “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 6)(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沟通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 7)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