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侵权编:解决民生热点,填补法律空白侵权编:解决民生热点,填补法律空白 陈冰 20XX 年 11 月 25 日,浙江宁波,一小区安装的高空抛物监控摄像头。 高空坠物、互联网侵权、小区宠物伤人等侵权行为时常发生。和朋友一起踢足球、打篮球,不小心被对方碰倒受伤,到底能不能让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呢?出于好意,免费搭载他人乘车,却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搭车人受伤,施惠者该不该赔偿? 这些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到底该怎么处理呢?《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在总结《侵权责任法》实施的基础上,针对侵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对相关内容做出了补充完善。特别是公布了若干风险规则,明确了侵权纠纷中的各方责任,填补了法律空白。 为民生痛点开出“新药方” 近些年,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头顶上的安全”引发社会关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聚焦热点,回应关切。新增规定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拒绝高空抛物不再是一种倡议,而是正式成為法律层面的一项禁止性规定。 规定不仅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还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指出,相关法律规定首先解决了一个痛点,就是让人们从法律上明白高空抛掷物品是一个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真凶难确定,一直是高空抛物致伤案件的一大难点。以全国高空抛物第一案为例,20XX 年 5 月 11 日,郝某在自家楼下被烟灰缸砸中,住院 5 个月,差点成了植物人。因为一直无法确定涉案烟灰缸是从哪一层哪一户抛下的,郝某的妻子将具有抛掷嫌疑的 22 户邻居一起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判决 22 户人家各赔 8101.5 元。这种让潜在加害人共同担责的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议的焦点。 “有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冤枉,我并没有投掷烟灰缸,为什么要承担二十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分之一的赔偿?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程啸说,此次法律特别规定,发生此类情形的,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查清责任人。“有关机关首先是公安机关,他们有相应的侦查能力来探寻这类案件的真相。当然,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实行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坠物的发生;未实行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拒绝高空抛物不再是一种倡议,而是正式成为法律层面的一项禁止性规定 。 律师张保军指出,增加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