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测试测量数据是指配合NI 的硬件,如PXI 卡采集所得的测试测量数据。对其他的测试测量应用场景我还不熟悉。 NI 原先是缺乏一个比较优秀的测试测量数据存储方案的,NI 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德国收购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专做数据存储(也包括显示、报表等),于是NI 在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这方面的产品线已经比较齐全了。 NI 现在主推的一个数据存储逻辑模型叫做TDM(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具体的方案可见: NI TDM Data Model 这个模型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清晰的层次结构以及支持各层次的描述性信息。具体来讲,一个TDM 模型的数据文件可以分为三层,分别为文件(File)、组(Group)和通道(Channel),在每个层次上,都有 NI 定义好的一些属性,同时,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属性。 这样的一种数据模型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比较符合实际的应用需求。比如用NI 的采集卡采集电压数据。一块卡上一共 8 个通道。每个通道每次采集的数据都可以保存为一个“通道(channel)”,8 个通道一次采集的数据可以组成一个组(group),每天采集一次,n 天就形成 n 个组,每个组都有 8 个通道,所有的数据都写在同一个文件(file)里。其他卡采集的数据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除了直接采集到的数据(可称之为 Raw Data)之外,总要写点其他信息的,比如采集卡到底是什么型号,每次采集都是谁来完成,采集的是电压还是电流,单位是伏特还是千伏等等。这些信息就称为描述性信息(Meat Data)。这些信息写在别的文件里面总不太容易管理,最好写在一个文件中。因此 TDM 模型也支持将这些描述性信息写在同一个文件中。 注意一下,我在这里说的是TDM 的“逻辑”模型,并不是指他的物理存储结构。在NI,有数种文件格式都支持TDM 的模型,但是他们的物理存储方式大相径庭,这个以后再写。 这种TDM 模型的测试测量数据文件,是NI 软件平台中通用的文件,除了LabVIEW 外,很多其他的NI 软件产品都支持这种模型,比如DIAdem、CVI、Singal Express 等等。 在LabVIEW 中,分别有三套 API 支持TDM 模型的数据文件,他们分别是: Measurement File/Storage VIs/TDMS (图片采自 LabVIEW 8.5.1 Professional) 这三套 API 分别对应着三种应用的难易级别,由易而难。具体以后再介绍。 下次写一下我对 TDM 数据模型的看法(优缺点),以及简单介绍相关的文件格式。 在分析 TDM 模型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