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 u x 下MPIO 一、什么是多路径 普通的电脑主机都是一个硬盘挂接到一个总线上,这里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到了有光纤组成的 SAN环境,或者由 iSCSI组成的 IPSAN环境,由于主机和存储通过了光纤交换机或者多块网卡及 IP来连接,这样的话,就构成了多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主机到存储可以有多条路径可以选择。主机到存储之间的 IO由多条路径可以选择。每个主机到所对应的存储可以经过几条不同的路径,如果是同时使用的话,I/O流量如何分配?其中一条路径坏掉了,如何处理?还有在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每条路径,操作系统会认为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理盘,但实际上只是通向同一个物理盘的不同路径而已,这样是在使用的时候,就给用户带来了困惑。多路径软件就是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应运而生的。 多路径的主要功能就是和存储设备一起配合实现如下功能: 1.故障的切换和恢复 2.IO流量的负载均衡 3.磁盘的虚拟化 由于多路径软件是需要和存储在一起配合使用的,不同的厂商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都提供了不同的版本。并且有的厂商,软件和硬件也不是一起卖的,如果要使用多路径软件的话,可能还需要向厂商购买 license才行。比如 EMC公司基于linux下的多路径软件,就需要单独的购买 license。好在, RedHat和 Suse的2.6的内核中都自带了免费的多路径软件包,并且可以免费使用,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包,可以支持大多数存储厂商的设备,即使是一些不是出名的厂商,通过对配置文件进行稍作修改,也是可以支持并运行的很好的。 二、Linux下multipath介绍,需要以下工具包: 在 CentOS 5中,最小安装系统时 multipath已经被安装,查看 multipath是否安装如下: 1、device-mapper-multipath:即 multipath-tools。主要提供 multipathd和multipath等工具和 multipath.conf等配置文件。这些工具通过 device mapper的 ioctr的接口创建和配置 multipath设备(调用 device-mapper的用户空间库。创建的多路径设备会在/dev /mapper中)。 2、 device-mapper: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核部分和用户部分。内核部分主要由 device mapper核心(dm.ko)和一些 target driver(md-multipath.ko)。核心完成设备的映射,而 target根据映射关系和自身特点具体处理从 mappered device 下来的 i/o。同时,在核心部分,提供了一个接口,用户通过 ioctr可和内核部分通信,以指导内核驱动的行为,比如如何创建 mappered device,这些 ...